Rendering Tier
根据硬件配置的不同,WPF采用不同的Rendering Tier做渲染。下列情况请特别注意,因为在这些情况下,即使是处于Rendering Tier 2的情况下也不会硬件加速。(不全,其余请查阅SDK)
布局和设计
- 尽量多使用Canvas等简单的布局元素,少使用Grid或者StackPanel等复杂的,越复杂性能开销越大。
- 建立逻辑树或者视觉树的时候,遵循Top-Down的原则。
图像
- 对Image做动画处理的时候(如调整大小等),可以使用这条语句RenderOptions.SetBitmapScalingMode(MyImage,BitmapScalingMode.LowQuality),以改善性能。
- 用TileBrush的时候,可以CachingHint。
对象行为
- 访问CLR对象和CLR属性的效率会比访问DependencyObject/DependencyProperty高。注意这里指的是访问,不要和前面的绑定混淆了。但是,把属性注册为DependencyProperty会有很多的优点:比如继承、数据绑定和Style。
应用程序资源
- 在自定义控件,尽量不要在控件的ResourceDictionary定义资源,而应该放在Window或者Application级。因为放在控件中会使每个实例都保留一份资源的拷贝。
- 尽量使用Static Resources,但不能盲目使用。
文本
-
文字少的时候用TextBlock或者label,长的时候用FlowDocument.
-
使用元素TextFlow和TextBlock时,如果不需要TextFlow的某些特性,就应该考虑使用TextBlock,因为它的效率更高。
-
在TextFlow中使用UIElement(比如TextBlock)所需的代价要比使用TextElement(比如Run)的代价高.在FlowDocument中尽量避免使用TextBlock,要用Run替代。
- 在TextBlock中显式的使用Run命令比不使用Run命名的代码要高。
-
把Label(标签)元素的ContentProperty和一个字符串(String)绑定的效率要比把字符串和TextBlock的Text属性绑定的效率低。因为Label在更新字符串是会丢弃原来的字符串,全部重新显示内容。如果字符串不需要更新,用Label就无所谓性能问题。
-
在TextBlock块使用HyperLinks时,把多个HyperLinks组合在一起效率会更高。
-
显示超链接的时候,尽量只在IsMouseOver为True的时候显示下划线,一直显示下划线的代码高很多
- 尽量不使用不必要的字符串连接。
数据绑定
-
在使用数据绑定的过程中,如果绑定的数据源是一个CLR对象,属性也是一个CLR属性,那么在绑定的时候对象CLR对象所实现的机制不同,绑定的效率也不同。
-
数据源是一个CLR对象,属性也是一个CLR属性。对象通过TypeDescriptor/PropertyChanged模式实现通知功能。此时绑定引擎用TypeDescriptor来反射源对象。效率最低。
-
数据源是一个CLR对象,属性也是一个CLR属性。对象通过INotifyPropertyChanged实现通知功能。此时绑定引擎直接反射源对象。效率稍微提高。
-
数据源是一个DependencyObject,而且属性是一个DependencyProperty。此时不需要反射,直接绑定。效率最高。
-
-
当一个CLR对象很大时,比如有1000个属性时,尽量把这个对象分解成很多很小的CLR对象。比如分成1000个只有一个属性的CLR对象。
-
当我们在列表(比如ListBox)显示了一个CLR对象列表(比如List)时,如果想在修改List对象后,ListBox也动态的反映这种变化。此时,我们应该使用动态的ObservableCollection对象绑定。而不是直接的更新ItemSource。两者的区别在于直接更新ItemSource会使WPF抛弃ListBox已有的所有数据,然后全部重新从List加载。而使用ObservableCollection可以避免这种先全部删除再重载的过程,效率更高。
-
尽量绑定IList而不是IEnumerable到ItemsControl。
其它性能建议
-
如果需要修改元素的Opacity属性,最后修改一个Brush的属性,然后用这个Brush来填充元素。因为直接修改元素的Opacity会迫使系统创建一个临时的Surface
-
用NavigationWindow的时候,尽量Update the client area by object,而不是URI
-
尽量不要使用ScrollBarVisibility=Auto
转载自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chiniao/archive/2010/08/09/1795499.html#!comments